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當水岸再生遇上循環經濟-永續新星de Ceuvel (上)

"阿姆斯特丹北岸曾經是一大片的船廠工業區,自80年代起隨著產業轉型後開始衰退而閒置。 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以循環經濟為改造主軸的永續創新基地 ─ de Ceuvel 。"
鳥瞰De Ceuvel 與周邊Buiksloterham水岸再生工業區。(圖片來源: Niki Boomkens )
文/荷事生非│Alley Chu(荷蘭台夫特大學碩士班)、董芸安 & Sisi Chan 編輯

    人們對於阿姆斯特丹的都市印象,大多繫在市中心那片以運河與橋交織而成,水陸交錯的古老街道。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市中心西北側的火車站以北,Ijmeer水岸的另一側,在優雅白色流線的電影博物館 Eye Museum身後,阿姆斯特丹的北岸,一個近年來正如火如荼孕育著永續創新之轉型夢的舊工業區。

    其中,在這個將近100公頃 的「Buiksloterham」水岸再生地區 (註一),「de Ceuvel」有如一顆新星逐漸耀眼,以水、再生能源、廢棄物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技術還有新創產業的聚集,自成一個充滿實驗性的小宇宙。

Buiksloterham 與de Ceuvel位置圖 (圖片來源:作者繪製) 

脫胎換骨de Ceuvel 

    阿姆斯特丹北岸曾經是一大片的船廠工業區,自80年代起隨著產業轉型後開始衰退而閒置。面對阿姆斯特丹市區人口日漸飽和的壓力,市政府自2005年起對於北岸和東岸有一系列的規劃。然而又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衝擊下,許多項目被迫停擺而未能實踐。當中,曾一度處在閒置狀態、土壤具有嚴重重金屬汙染的廢棄船廠 Voldharding,在2010年市政府舉辦的一場以「永續、創新、低成本」為目標的公民參與競圖下,幸運獲得一個脫胎換骨的契機。

    團隊由負責園區規劃的 Space&Matter 、負責永續策略的Metabolic公司以及負責景觀設計的Delva 建築事務所組成而成,取得政府補助實踐以及為期10年租賃期的土地所有權,並於2013年開始興建。

De Ceuvel園區空間設計。 (圖片來源: space&matter,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s)

Waste is the new gold:de Ceuvel 的循環經濟

    水岸再生的案例在荷蘭也許已不足為奇,不過能親眼看到循環經濟的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概念被實踐,並且應用在都市再生地區,這雙重光環讓我備感興趣。在這邊特別來介紹一下循環經濟的概念,在下一篇會針對其技術在園區的應用做更詳細的介紹。

    所謂循環經濟,是對於目前線性消費模式中產品終將「壽終正寢」的顛覆思考。在現今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習慣於自然環境開採原料,加工製成產品,而產品在使用後即被丟棄。然而,循環經濟期望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及商務模式,消除廢棄物並使得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被利用。

循環經濟的特色

    在目前循環經濟系統主要指的有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兩大類,前者指產品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最後回到生態循環提供養分,像是厭氧消化或堆肥;而後者指將可再利用的材料維持同等品質的回收,或是升級製成更高價值的新產品,使材料在使用後仍然持續回到工業循環,而非丟棄。

    除了物質回收再使用,循環經濟也推行物品使用的流動系統,透過「以租代買」的方式,以使用權取代所有權,降低企業生產的邊際成本,也讓消費者藉此用更低廉的價錢享受品質更好的產品。毫無疑問地,循環經濟也強調再生能源的使用,像是太陽能以及生質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對於一般大眾,比起去了解廣泛而相對抽象的永續理念,推廣循環經濟或許會是實現永續相對務實可行的做法。

    而de Ceuvel正是一個結合了生物循環(乾式廁所以厭氧細菌分解排泄物)、工業循環(以廢船屋改造成工作室)、再生能源使用(太陽能與生質能)的經典例子。關於技術上應用的細節我們暫且留到下一篇做說明,接下來我希望藉由盡量視覺化的文字,搭配各位的想像力,帶給大家一場de Ceuvel的空間體驗。

空間體驗de Ceuvel

    一次巧合,在朋友邀約下到de Ceuvel參加Metabolic的活動。走進園區前,雖然被周遭蕭瑟的老舊工業區躊躇了腳步,但在看到高掛在園區入口的手工木板招牌和隨興擺放的桌椅們所塑造有如歡樂夏令營般的入口意象瞬間,就知道自己沒走錯。這是一個很有場所感的地方,即便沒有大門,但那種知道自己踏入某人領土的感覺,在進園區的剎那就能意識到。

    緩緩張望,左側水岸旁有家咖啡廳,旁邊即是Metabolic的駐點辦公室。以漂流木和獨木舟改造的長型桌椅們群聚岸邊,右側是一艘艘各具特色,改造作為小型工作室使用的船屋。
昔日舊船廠的蹤跡早已離去,只剩兩條緩緩爬行到水岸的平行船軌悄悄駐足。當心裡正準備讚嘆,嘴巴正準備張開的時候忽然發現,與其說這是一個工作室園區(office park),或者是循環經濟的實驗場(cleantech playground)那些聽起來煞有其事的頭銜,現場看起來也許比較像是個,大型露天車庫。

進入園區左手側的岸邊 Ceuvel Café和Metabolic lab 。(Alley Chu©攝影)
    Apple,Google和Amazon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成功案例的背後,有的也許不是偉大的女人,而是偉大的車庫。因此你會相信在這個,看似大型車庫的雜亂空間裡,不起眼的廢棄五金、木箱木板、叢生雜草,或許都不可小覷。的確,在循環經濟的概念,正是找尋每件事物被再利用、資源化的可能。

    於是,追溯園區裡構造物的雙重生命變成了有趣的旅程。隨興坐在某個長板凳,你會發現它也許曾經是悠悠划行的獨木舟;走在彎彎曲曲的木棧道,你會發現它也許曾經是載浮載沉的漂流木。更不用說那一間間船屋改造的工作室:那些曾被廢棄的船及船屋們,船艙多半為考量視野開放而裝置了大面的落地窗框,內部空間多半也依照不同機能而有不同式樣。在驚豔於他們今日的新生命時,你還是能在那雖生鏽卻仍昂首的船舵、閒置卻仍高掛的鮮紅救生圈上,想像昔日他們航行的風采。

船屋工作室群的入口意象。(Alley Chu©攝影) 
與木棧道相連,風格各異的船屋工作室。(Alley Chu©攝影)

    然而,在打造這片桃花源的過程並非總是浪漫。園區裡巧遇從事永續相關社會企業 The Tipping Point Foundation的創辦人Tom van de Beek,他大方邀請我與隨行的朋友們參觀他的工作室,還有分享那段自己打造工作室的故事。Tom說,當初是在某天突然接到一通朋友的電話,聽到可以低廉價格租到工作室時,馬上就爽快答應,但後來才知道原來要自己負責廢船的整修改造,想起當時在寒天中鋸木頭、刷油漆的過程他都還歷歷在目。我們一起看著工作室施工時的一張張照片,很難想像,空蕩蕩的船屋散落、荒草稀疏是兩年前這片土地素顏的樣子。

    我不禁聯想起在聽園區導覽時Metbolic的導覽員Guus提及,當初甚至想把園區裡所有船屋的整頓工作都包下,後來因為人力考量,才交由承租者各自負責。也許這樣也好,如今園區裡的船屋各有特色,有的刷上白漆掛起復古吊燈、有的貼上紅磚掛起原木雕刻,社區的自明性不言而喻。

工作室整修過程。(圖片來源: Tom van de Beek提供)
De Ceuvel園區施工過程 (圖片來源: Tom van de Beek提供,攝於2013年)
工作室現況與Tom van de Beek本人。(Alley Chu©攝影)

未來隱憂

    原來,工業區再生、循環經濟、新創產業和社會企業的概念可以這樣巧妙地實踐與結合。我想,de Cuevel是一個不僅令許多關心永續、都市相關領域的人,甚至一般大眾都感到興奮的地方。不過依現況的發展,仍讓我感到幾分隱憂,一方面是與周邊老舊工業區的關係,另一方面是其十年後的命運。目前園區內外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園區內的活力,徒增了園區外其他老舊工廠的凋零。我好奇,de Ceuvel所創的新血是否也可以注入其周邊環境,帶動更大範圍的工業區復興?我也好奇,像這樣的有趣案例,是否在租賃期一過就得消失,或者得以在此地或他處延續?又或許不遠處正在規劃的Schoonschip 循環住宅區計畫 (註二) 會是另一個寄託。

    站在木棧道最末端,金色夕陽映出了這港口的剪影。幾年後的這裡,相信又是另一種輪廓。

※繼續閱讀   當水岸再生遇上循環經濟-永續新星De Ceuvel(下)

【註釋】
一:Buiksloterham為阿姆斯特丹北岸的工業轉型再發展地區,以創新、永續、混合使用作為其發展目標。在100公頃的土地上目前已有許多項目,de Ceuvel為其中之一。有關Buiksloterham以及阿姆斯特丹北岸整體的工業再生規劃會在之後的文章中介紹。
二:Schoonschip與de Ceuvel 同為Metaboliclab的Cleantech Playground計畫,屬於將循環經濟技術應用在住宅上的漂浮社區。

【資料來源】
  • 循環台灣基金會
  • Eva Gladek, 2013, Cleantech Playground: A Cleantech Utility in Amsterdam north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5, 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business rationale for an accelerated transition
  • Metabolic, http://www.metabolic.nl/projects/de-ceuvel/
  • James Keirstead & Nilay Shah, 2013, Urban Energy System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Tisha Holmes & Stephanie Pincetl, 2012, Urban metabolism literature review 
  • de Ceuvel 官方網站 

【作者簡介】
穿梭于「旁觀者」與「在地人」兩者身份間,《荷事生非》透過六大主題介紹、評論、八卦荷蘭。透過日常現實生活的大小事件,瞭解身為歐洲小國世界大國的荷蘭社會,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

沒有留言: